- Market Outlook
2024年私人银行AUM排行榜
2025.04.22
根据finews.asia的年度私人银行AUM排行榜,亚洲顶级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连续第二年增长,到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超过2万亿美元。
根据finews.asia的2024年私人银行AUM排行榜,亚洲前10大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(AUM)同比增长13%,去年年底达到超过2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。这是继2023年增长21.3%之后连续第二年增长,瑞士巨头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再次领先,达到6,650亿美元,增长3.1%。
2024年私人银行AUM排行榜
除了新增资金外,投资回报也是一个重要驱动力。除了亚洲投资者传统上更倾向投资的本土市场外,众所周知,美国成为亚洲投资者海外配置的首选,尤其是科技板块,核心驱动力是人工智能带来的乐观预期。
美国股市在2024年表现出色,标普500指数飙升25%,七巨头(苹果、英伟达、微软、Alphabet、亚马逊、Meta和特斯拉)平均涨幅超过60%。
美国例外论
美国私人银行的出色增长反映了美国股市的卓越表现。摩根大通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29.5%,达到2,150亿美元,创下亚洲最大增长水平,增幅为490亿美元,与摩根士丹利(增长15.1%至1,750亿美元)和高盛(增长22%至1,220亿美元)一起,这三家美国公司在2024年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中均位列前五。
汇丰银行:亚洲战略的定性升级
汇丰在亚洲私人银行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每年都在增加,这表明其始终如一地聚焦该地区。2024年亚洲AUM占比骤升至51.9%,首次超过全球总额的一半,标志着汇丰从 “区域性重点布局” 升级为 “全球重心彻底向亚洲倾斜”。
汇丰环球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幅为420亿美元,位居第二,其中包括 180亿美元的净新增资金。在2月份的一次采访中,亚洲私人银行业务主管Lok Yim将资金流入归因于中国大陆、台湾和印度的在岸业务,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离岸中心,他称之为“a year of productivity and optimization”。
瑞士宝盛:复仇之势
在2023年仅增长3.7%和2022年下降15.1%之后,瑞士宝盛(亚洲排名前10 位的最大单一业务公司)强势反弹,其区域资产管理规模增长了23.6%,即 330亿美元(达到1,730亿美元),是亚洲Top 10银行平均增速(13%)的近两倍,这种 “超预期、超力度” 的反弹,本质是战略纠错与市场机遇的共振,而非单纯的周期性回暖。
根据该银行的财务业绩,2024年净新资金流入142亿瑞士法郎(165亿美元),在新加坡、香港和印度等关键战略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,该公司在印度拥有一个在岸部门,该部门由首席执行官Umang Papneja领导,他是当地主要参与者IIFL Wealth Management的前首席投资官。
亚洲的AUM已经触底了吗?
有趣的是,亚洲被公认为全球财富增长最快的区域(2024年千万美元富豪数达85.4 万,年增12%),但全球前十私人银行的亚洲AUM占比却连续三年下降,形成 “增长市场≠份额提升” 的悖论。
2021年,该地区占全球前10大私人银行资产的17.3%,然后逐渐呈下降趋势。2024年为13.5%,与2023年的13.8%相比,这一轨迹的同比降幅最小。这会是触底信号吗?Time will tell。值得注意的是,除两家外,其他所有私人银行的全球亚洲资产份额均较高。
对于行业而言,关键不是纠结于 “是否触底”,而是把握亚洲财富管理的两大确定性 ——“客户规模的持续膨胀” 与 “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升级”,这才是驱动未来十年私人银行竞争的核心变量。正如文中所言:“Time will tell”,但所有明智的机构,早已按 “触底反转” 的剧本开始了战略布局。